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政府在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国际经济持续动荡的背景下,在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寻求平衡,实现了有效遏制物价过快上涨,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预期目标。2011年我国钢铁工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国内钢铁市场因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生产的平稳增长,特别是国家对于保障性住房投资力度的加大,需求较为旺盛,带动钢铁生产大幅增长。但在供大于求和钢材金融属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国内钢铁市场波动频繁。 2012年我国经济仍将面临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外需放缓的局面,同时国内经济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指引下,增速也将适度放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钢铁消费强度,这对于钢铁工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钢铁工业将在“十二五”规划和市场对资源有效配置的共同作用下,逐步提升产品质量,调整结构,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提高钢铁工业整体竞争力,逐步改变中国钢铁业多年来“大而不强”的局面,向钢铁强国迈出坚实的步伐。 一、国内钢铁市场2011年回顾 2011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欧债危机进一步深化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形势严峻。由于外围经济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再加上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在控通胀稳物价的主基调下,货币紧缩政策持续,对钢铁产业链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严重影响,企业融资困难,企业经营困难。国内钢铁生产高位释放,钢铁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国内钢铁市场在供大于求、金融属性凸显的整体形势下,呈现频繁波动特征 1、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波动频率加快 2011年,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我国钢材市场波动频繁,大致经历了以下6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胀拉动上涨期(从年初至2月中旬) 2011年伊始,国内钢铁市场在原燃料价格坚挺、通胀导致的物价上涨、厂商心态、库存下降等利好支撑下,承继2010年底的上涨态势,呈现了“开门红”的局面。春节后厂商拉涨意愿强烈,钢材市场价格小幅上涨,2月中旬达到阶段性高点。 第二阶段节后探底期(从2月中旬至3月中旬) 春节过后市场经过短暂拉涨后,由于缺乏实体需求的支撑,国内钢铁市场在成交持续低迷、出货艰难、资金紧缺的情况下,社会库存快速走高,钢材价格持续下行。 3月中旬由于日本地震对其国内钢铁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引发国内对钢材出口转好的看好心态,再加上气候转暖,进入建筑施工旺季,国内钢材需求逐渐启动,社会库存有所下降,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持续震荡上行。 第四阶段震荡调整期(从5月中旬至6月底) “五一节”后出现一波短暂拉涨行情后,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钢铁产量居高不下、下游行业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国内钢铁市场进入了震荡调整阶段,钢材社会库存下降速度趋缓。 第五阶段阶段性小幅反弹期(从7月初至8月初) 受钢坯以及期货、电子盘触底回升影响,市场各方看涨心态明显,抄底资金进入和厂商集中拉涨带动国内钢铁市场阶段性反弹。 第六阶段弱势下行期(从8月上旬-10月底) 8月上旬-9月中旬,国内钢铁市场受国际资本市场动荡和国内淡季需求的影响,呈窄幅弱势调整局面。随着欧美等国债务危机的升级和经济形势的动荡,引发全球大宗商品大幅下挫,对国内外资本市场形成较大冲击,钢材期货和电子盘顺势而落,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再加上由于长期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导致货币流动性匮乏,而人民币加速升值和欧债危机导致的外需不振,加之通胀预期引起的内需疲软,供需矛盾凸显等诸多市场利空因素集中发力,钢铁现货市场大幅下跌。9月中下旬起,市场价格回调幅度进一步拉大,市场呈现大幅下跌局面。 10月份国内钢铁生产企业检修减产规模的扩大对国内的供需矛盾将有一定缓解,近期铁道部融资规模的扩大,使市场对铁路建设用钢需求重拾信心,银行信贷也有适度放松趋势,对钢铁下游中小企业也无疑是重大利好;此外,根据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已经达到全年收入的91.12%,而支出比例仅69.32%。年底政府加大预算支出以及钢铁下游行业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将对钢价形成利好支撑,年底或将有一波反弹行情出现。 2、钢铁产能高位释放粗钢月度日产创下近200万吨纪录 自2001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连续7年呈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我国粗钢产量增速出现大幅回落。随后两年受益于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国内钢铁需求,粗钢产量恢复到较高增长幅度,2010年粗钢产量增速9.3%。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1-10月,我国累计生产粗钢58078.7万吨,同比增长11.1%;生产钢材74017.5万吨,同比增长13.7%。10月份我国粗钢、钢材日产水平分别为176.4万吨和235.7万吨,若2011年后两个月按10月份生产水平来生产,则预计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将在6.9亿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0%;钢材产量将在8.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1%. 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1-10月平均日产粗钢191.05万吨,其中前7个月粗钢日均产量均保持在190万吨之上,特别是在6月份创下历史高点,达199.8万吨。 3、基础设施、保障房建设拉动长材产量增速高于板带材 2011年1-10月,我国共生产钢材74017.5万吨,同比增长13.7%。就产品结构来说,受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需求拉动,长材需求旺盛,长材产量增速明显高于板带材。2011年1-10月,我国长材产量同比增长16.3%,比钢材总产量增速高出2.6个百分点;而受制造业需求不旺,特别是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力、轻工等行业对钢材需求萎缩影响,今年以来,国内钢铁市场对于板材类产品的需求增速放缓较为明显,1-10月板带材产量同比增长10.2%,比钢材总产量增速低3.5个百分点。(详见表1)。具体到分品种钢材来说,轻轨、特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和焊接钢管的产量增幅较大,在20%以上;但从1-10月的产量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由于铁路建设投资的大幅下滑(1-9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均下降19.3%),导致对铁路建设直接用钢--重轨需求的下降,重轨产量同比下降30.2%。 与2010年全年相比,2011年1-10月,长材产量占钢材产量比重上升,板带材、铁道用材比重下降,管材比重与去年持平。2011年1-10月,长材、板带材、铁道用材三类钢材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45.50%、44.59%和0.51%;长材比重比2010年上升0.62个百分点,板带材和铁道用材分别下降了0.76和0.18个百分点(详见图4)。 4、出口形势虽然严峻钢铁出口仍大幅增长 2011年,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外需放缓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我国钢材出口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据海关统计,2011年1-10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097万吨,同比增长11.3%;累计进口钢材1316万吨,同比下降3.5%。进口钢坯48万吨,同比下降2.2%。钢材、钢坯累计净出口折合粗钢2910万吨。 在钢材品种出口结构方面有所变化,长材、管材比重提高,板材比重下降。1-9月,我国累计出口长材686.8万吨,同比增长19.9%,占钢材出口总量的18.5%,比重较去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出口板带材2077.1万吨,同比增长2.4%,占总量的55.9%,比重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出口管材662.8万吨,同比增长23.1%,占总量的17.8%,比重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进口钢材仍以板带材为主,1-9月进口板带材1013.5万吨,同比下降4.4%,占钢材全部进口量的84.8%。 2011年其他国家对我国钢材产品贸易救济调查依然较多。监测显示,2011年1-10月,共有11个国家对我国出口的9种钢材产品和3种钢铁制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调查类型涉及反倾销和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两种,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各有两起“双反”调查,其他均为反倾销调查。 自2011年3月份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已连续6个月保持在400万吨以上,预计四季度我国钢材出口每月保持在300万吨以上的水平,预计2011年全年钢材出口在4800万吨左右,钢坯、钢材进出口相抵、折合粗钢实现净出口将超过3200万吨。 5、下游行业平稳增长钢铁需求较为旺盛 2011年我国政府坚持“控通胀、稳物价”作为首要任务,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总体较为平稳。从工业增加值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这两大用钢主体考察指标来看,钢铁下游行业保持平稳增长,拉动钢铁需求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同比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1365亿元,同比增长24.9%。 2011年,由于我国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政策的收尾,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呈现较大幅度回落,监测数据显示,1-9月,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9.3%,预计2011年内基础设施投资全年增速在10%左右,较2010年17.9%的增速有较大幅度的回落。特别是铁路建设由于事故、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1-9月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9.3%。 另一方面,制造业对于钢铁的需求也有放缓的趋势,就汽车工业来说,由于购置税鼓励政策退出、油价上涨、部分城市汽车限购、日本地震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工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500万辆,1503.41万辆和1516.06万辆,同比增长2.66%和3.15%,同比增幅有较大回落。 2011年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对于钢材需求的释放,特别是对于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的需求起到强力支撑,直接拉动了建筑用钢市场需求的回升。总体来讲,2011年钢铁下游行业平稳增长,国内钢铁市场整体表现出较为旺盛的钢铁需求。 |